擁有微笑國度之稱的泰國主要信奉小乘佛教,可以說佛教在泰國是一種全民信仰。
泰國是全球著名的佛教寺廟集中地,泰國民眾中信仰佛教的大約有85%。可以說泰國人民的生活理念與人生觀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響。
泰國的生活節奏慢,曼谷雖為泰國首都,但走在街頭,你還是可以感受到人們做事情的隨性與慵懶,這也從大多數泰國人的口頭禪中體現了出來“哉焉焉”(慢慢來)。
大乘佛教擁有宏偉的普世觀,憐憫眾生。小乘佛教則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,關注個人的修煉與發展。泰國國民普遍相信業力即因果輪回之說,而佈施(又稱做功德)已經成為大多數泰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習慣之一。
佛教文化在泰國的體現:泰國人的日常生活
泰國人之間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是行合十禮,相互禮拜。其中,對於長輩的行禮方式是及其隆重的,作為晚輩在特定隆重的假日,面對奶奶爺爺一輩時,要行跪拜禮。此外,頭部是泰國人看重的部位,別人的觸摸會被視為一種冒犯。
做功德對於泰國人來說是一種全民習慣。僧人在泰國的社會以及泰國人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,他們自己不能見炊,只能依靠化緣的方式得到食物。泰國民眾會定期將食物送給僧人,以得到僧人的祝福。泰國家庭也會定期去寺廟進行虔誠的祈福,佈施等活動。
佛教文化在泰國的體現:男子短期出家
在泰國,成年男子一般有著短期出家的傳統,這通常被視作是一種孝心的體現:通過短期為僧,為父母以及其他家中長輩進行祈福,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,時間長度從數天到數年不等。在出家當日的剃度儀式中,他們的父母和親近的朋友會幫他剃掉毛髮以表達自己的祝福。
佛教文化在泰國的體現:泰國傳統婚禮
泰國的民族傳統保留的完整度較高,許多婚禮都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的,這也在大多數泰國的都市劇中得到了驗證。
傳統的泰式婚禮要請求僧人為新人進行誦經祝福。在他們傳統的婚禮中,長輩會為新人戴上經過僧人誦經後的吉祥線圈,用類似石膏的白色物質在新人額頭點上三個圈,寓意白頭偕老。在新人進行點香,拜佛後,伸出雙手接受聖水,由長輩進行祝福。
佛教文化對泰國人民思想觀念的塑造
在佛教文化的影響下,大多數泰國人更多地抱著一種安然於自己處境的態度來對待生活,總體氛圍呈現出的慵懶與享受。他們追求當下快樂自在的狀態,同時也十分重視內心情感與他人的關係,這也是他們會對陌生人報以微笑的原因。
因為深信因果迴圈與來世之說,更多的人會採取接受而非尋求改變的做法,同時,他們也非常關注舒適度,因而從效率來講,泰國的生活節奏總體偏慢,這也在大多數泰國人總體呈現出的性格與形象中有所體現,即他們更多是溫順的民族。
佛教成為泰國國民的全體信仰,深度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,參與構建了他們的文化習俗。從一定程度上講,佛教在成為泰國全民信仰的同時,對泰國社會等級秩序的維持有著重要作用。在一些影視劇中,幾乎所有的結局都會體現出因果報應的思想,讓壞人受到懲罰,好人得到好報。一些講述前世今生的輪回主題仍然是泰國影視的熱門所在,劇裡面觀眾也可以看到從現實向創作延續的佈施日常,泰國的僧人擁有著很高的地位,受到泰國人民的尊敬。